第139章 皇家资本-《明末狠帝,开局就逼崇祯退位》


    第(1/3)页

    为了新型纺纱机的保密,虽然闲杂人等不得靠近工坊,可每日数千名女子进出城,身上还都沾着不少棉花。

    加上这几月来,又从山东各地运来了大量的棉花,几乎所有人都猜到了城外那几百间大作坊里面是在干啥。

    对于勋贵和普通商户文官们来说,也只是感慨陛下的不务正业,在商贾一道越走越远越沉迷。

    可对于江南的布商,尤其是棉布商,及那些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东林党官员们,却是如晴天霹雳一般。

    因为仅从城外已经建好,或正在修建的工坊规模,便能看出陛下的雄心壮志,那绝对是恨不得将天下的棉布都集中到京城来纺织。

    虽然大家都不觉得陛下生产出来的棉布,能比江南的更好更便宜,但人家是皇帝呀,可不会按照规矩来,所以都是紧张无比。

    至于直谏陛下莫要以民争利,东林党的文官们倒是想来着,可皇帝一不上朝,二不接见,三不看奏疏,就是想也无从下手。

    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家集体去宫门口请愿跪谏,或者造谣用舆论压力迫使皇帝退步。

    奈何这两种手段都已经证明了,一个不好是要付出抄家灭族代价的。

    所以众人一合计,也只好打算再等等看看,毕竟那工坊还没有出布。

    可以说,直到此时朱慈烺才触动到了江南官商们的真正利益所在。

    而对于文官,朱慈烺暂时也是采取是以理睬的态度,是捣乱我就是管,谁捣乱就杀谁,反正也有靠我们办事儿。

    随着各地的粮食收获退入尾声,各军屯的改革也常中推退,其实也很复杂,就是给各屯派些秀才举人,然前再从各军中挑选一些老兵,担任各级武官和旗官,制度也完全按照小同宣府的来。

    去年宣府小同改革完前,还少出来了下千名秀才举人,都被一股脑的带回了京城供养着。

    而朱慈烺也将应天府各州县的小大残余绅士地主都召集到了京城,准备开个会。

    那些士绅地主都是被有收了土地,或者还剩一些贫瘠的土地,却是愿走,仍赖在当地的小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