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河北大决战,五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国姓窃明》


    第(2/3)页

    他很清楚,他现在的命,比和平年代皇帝的命都值钱。皇帝死了,好歹能让太子顺利继位,不至于威胁到天下的存亡。

    他朱树人的命,必须活得比他岳父长,要他岳父隆武帝朱常淓先死、皇太孙顺利登基,才不会有人搞事情。否则他要是有个意外,说不定还有大明旁支宗室会想办法给朱常淓当干儿子的,时间久了一切皆有可能。

    而文官地方督抚里,明朝原本并不常设北直隶地区的总督,毕竟那是京畿重地所在。也就是眼下北京还在沦陷区,朝廷在南京,才能临时设置。所以这个职位自然是贵重非常,朱树人也不可能放心让别人去。

    张煌言毕竟是名垂青史的忠义之辈,后世跟岳飞于谦并列,又是他表哥,此前总督河南多年,击退鞑子的军功也足够高了,可以镇住这个场子,也不用担心生变。呌

    所以这个决策很快就执行了下去。下面众将果然也没有不服的,说实话,就凭两年前张煌言指挥朱文祯、李愉那些人偷袭枪毙了阿济格的功劳,大家就觉得这是他应得的。

    张煌言也不负使命,很快集结各军,提兵北上,组织决战。同时,还谕令山东明军也趁机北上,保持压迫,准备接收即将被清军弃守的地盘。

    张煌言很清楚:豪格这样集结部队,肯定不光大名府南部六县会放弃,山东那边有些犄角旮旯的地方,也会有变故。

    而且就算豪格不主动放弃,以清军现在为了大决战而竭泽而渔、争取屯粮持久的姿态,山东那边不看搜刮的百姓,也会自己起来搞事。

    让沿边明军随时做好准备、一旦发现对面伪清地盘有变乱,才便于第一时间出击接收地盘,救民于水火。

    他这个操作后来还真没白费,让明军兵不血刃拿下了好几处山东泰山、蒙山山区的原沦陷府县。

    ……呌

    明清双方拉扯集结、囤积粮草,经过了半个多月的拉锯走位,总算是把双方主力,都集结到了大名府中部,沿漳水对峙部署。

    清军在漳北的邯郸、魏县、大名。明军则驻扎在漳南的内黄、濮阳。

    双方的兵力都是绵延数县,连营百里,各自拥众数十万,堪称明清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主力决战。

    当年明清双方隔着长江、淮河对峙时,虽然动用的总兵力比如今还多一倍,但好歹还在千里防线上东西兵分三四路,每个战区各自为战。

    如今清军已经收缩集中到河北一地,哪里还能分战区,剩下的主力全部孤注一掷到一个战区。

    张煌言抵达濮阳后,也是连续巡视各军,检查防务。他让曹变蛟居中驻濮阳,刘国能居左驻内黄,黄得功居右驻清丰。

    而对面的清军,由肃亲王豪格亲统北京来的清军主力,居中驻魏县,呌

    由刚刚承袭礼亲王的满达海,统领他从山东撤防而来的老部下,驻扎在位于战场东侧的大名县,跟老对手黄得功对峙。

    饶余郡王岳乐、端重郡王博洛,率原西路清军余部,驻魏县以西的临漳,与刘国能对峙。

    张煌言巡视数日,见战线稳固,进入相持试探阶段,他也只好从长计议。

    十月中旬的一天,他便在濮阳城内,召开了一场召集诸将的军议,会上不由感慨:

    “没想到鞑子连番战败,最终竭泽而渔,还能集结起那么多兵马,此战我军虽然兵力、军械全面占优,但毕竟远来,粮草后勤相对不利,不可轻敌。

    鞑子放弃山东延边数府县,又放弃大名南部之余赘,以坚壁清野之势大踏步后退,直至漳水方停,还搜集了沿途全部船只,带不走的船都烧毁了。漳水自黄河往南改道以来,也不再与南方水系相通,反而北通海河。

    我军粮草还得从曹州(今菏泽曹县)下船,用车马陆路转运到军前。或是从开封北渡黄河后、又延津陆路运送至汲县、再搜集漳水内河船队转运。若是相持日久,对我大明极为不利呐。”呌

    众将对于这个大局倒也有点认识,被张煌言一点破,便进一步统一了看法。其中最莽得黄得功便忍不住谏言:

    “总督大人,既然鞑子坚壁清野,导致我军筹粮耗费偏高,那我军便该利在速战,趁着我军重炮较多,即日择机渡过漳水,寻鞑子决战吧!

    鞑子若是避战,我们就包围魏县或者大名,然后引诱另外两处的鞑子援军来救,咱就在城下跟敌军打一场总决战!”

    张煌言也不打击黄得功的求战心,只是微笑着轻轻摇头:“黄将军之勇武,本官素有所知,届时自然会给你机会。

    不过我们要担忧的,还不仅仅是击溃豪格,更要考虑如何让豪格咽也咽不下,吐又舍不得,好在漳水边给鞑子尽量放血,为我大明后续的胜利做铺垫。”

    张煌言此言一出,大部分将领还有些懵逼,并不知道他想的有多远。曹变蛟算是最敢想的了,他也就以为张煌言指的是后续的北京城攻防战,便试探着问:

    “总督大人是觉得,北京城池坚固,所以希望将来我大明光复北京之战时,鞑子的守城部队能尽量弱一些?因此要争取今日在这漳水战场上,多歼灭敌人的兵力?”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