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神机营和军械所-《大明:从建文四年开始》


    第(1/3)页

    面对朱高煦的质疑,秦锋微微一笑,回道:“理论之上应该可以的,至少以臣目前所学的科学知识应是能够实现的。”

    朱棣倒没有朱高煦那么激动,毕竟秦锋所言之事即便是真的,却也并不是马上就能实现,需要漫长的时间等待的。

    秦锋又不是现在就能弄出来,    至于最后何时才能弄出来谁都说不准。

    在秦锋回答之后,朱棣并未继续这个话题,换了个话题,出言询问道:“北平那伙马匪,曾属南军的有个叫段武喜的吧,你也与他们做过些接触了,    类似的情况不仅只存在于北平周边,其他地方也都有,    你以为这种的人该如何处理?”

    段武喜被斩,段武喜手下的那群人本来就是军户出身,对于他们的处置,最终只能改籍为奴以作惩罚。

    不管怎么说,军户子弟可以科举,只要有一代能够高中,那就可以鲤鱼跃龙门了。

    奴籍的话,那世代都要为奴,官方中没有任何可以改籍的可能。

    以点及面,靖难打了四年,同段武喜等人类似的情况还很多。

    当时被称之为南军的官军凡在大军被打败便会与大部分失去联系,当时或因没来得及收编,会因被燕军阻拦没法过去与大部分联络,亦或者根本不想与大部队联络。

    反正出于种种原因,这些人大部分都被判定为了死亡。

    朱棣打下天下后,在籍军户都重新做了筛查。

    毕竟这些在籍军户除了让朱棣养活外,将来若有战事还是要用他们上战场的。

    那些与失散在外面的军户,在朱棣还没进京的时候,他们没去与大部分联络,    现在朱棣当了皇帝,他们更不敢轻易露面。

    当时种种原因没去与大部队联络只是其中之一,最紧要的还是因为他们作为曾打过朱棣的一方,害怕被朱棣追责,这才更不敢了露面了。

    在知晓段武喜身份后,秦锋便已对此事的后续处理做过了些考虑。

    在朱棣询问后,这才能够不假思索开口。

    “朝中曾为建文朝廷出生的人已经不少了,在陛下登基之后,驻守在外的武将,陛下并不曾大面积的裁撤,除此之外,那些曾在靖难中与陛下交过手的,只要愿归附陛下的,也都被陛下留了下来,那些当初只能听上面命令的小军卒就更没必要为难他了。”

    当初,朱棣从北平起兵的时候只有数百人。

    若是把不属于他阵营中的人都看成敌人的话,那朱棣能用的人可就没有多少了。

    朱棣不言语,秦锋紧接着,马上道:“陛下可专门下道旨意,    赦免当初靖难之时因各种原因滞留在外的军卒,即日让他们自由回家,看望家中亲人,之后向当地里长上报他们的身份,里长上报个知县衙门,知县衙门上报知府,知府衙门再上报布政使衙门,层层上报后,限期三月全部清点完毕。

    三月之后,没上报里长的,军卒本人一经查出再不赦免,里长没上报知县的,惩处里长,知县没上报知府的惩处知县,以此类推,谁的责任谁来负责,如此方能清晰明确的把滞留在外那些军卒归籍于贯了。

    臣曾与段武喜那些军卒做过交流,他们很多大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回家,但因他们见不得光的身份,一方面是没有路引回去一趟不容易,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怕回去之后牵连家眷,只要陛下能够赦免他们无罪,他们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回去的。

    不过,这几年在外,他们有的人为了谋生怕也干了草芥人命的勾当的,即便赦免但不能一竿子所有人都赦免,像这种背了人命官司的也要依律法严惩,不能因他们的身份就姑息养奸。

    解决这个事情后的关键,还是要安稳人心的,若一味赦免,只会让那些被他们伤害过的苦主心寒,与朝廷有所不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