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西洋番国志-《大明海盗》


    第(3/3)页

    因为有了这个基础,钟离才敢离开大明,有自己的嫡系在,有民心在,他暂时离开个三两年出不了乱子。

    加藤惠子跟着钟离的船队要回太阳省,钟离觉得孩子太小,有些不忍心,但是知道加藤惠子也不能离开太阳省太久,她需要巩固在民间的影响力,于是,决定专门派遣两艘大船,护送加藤惠子会到太阳省,钟离顺便再去走一走。

    钟离这次远航,带着魏不群和常庆波作为军事上的助手。现在常庆波也已经历练的十分的有勇有谋,在士兵中威信很高。

    安二这次非要跟着,说是要跟着钟离开阔眼界,起初他老婆不同意,最后好说歹说总算同意了。钟离答应带着他,这个安二虽然长相永远上不得台面,但是这家伙的钻研能力还是很厉害的,他这几年的到老铁匠指点,又学了不少文化,看了不少的书,肚子里的货越来越多,他已经不满于当一个匠人了,开始进行一些科学研究,按照一般人的观点,安二从一个落魄的小人物到了现在的地位,也算的上是高官厚禄了,一般人早就吃喝玩乐享福去了,可是这家伙似乎没有变的躁动,没有飞扬浮躁,反而整天沉迷于科学研究,不断地改进一些东西,这让钟离对他刮目相看。

    对于这次远航的宝船钟离十分重视,说起这宝船来可是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

    大明的三宝太监七下西洋时,船队的规模无论排水量还是人数都蔚为大观。据记载,当时的船队有大船六十多艘,大船的长度可达四十四丈四尺,宽度可达一十八丈。

    关于三宝太监下西洋的情况,钟离看过明朝人巩珍撰写的《西洋番国志》。这个作者巩珍,号养素生,明朝应天府人,生卒年不详,士兵出身,后升为幕僚。明宣德六年(1431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被提拔为总制之幕(相当于秘书)随郑和下西洋。宣德九年(1434年)著《西洋番国志》一书纪录郑和船队所经过的二十个国家,内中记述了各国的风土人情,引人入胜,也对中国的航海史及中国文化史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世在南沙群岛中有为纪念他而命名的巩珍礁。

    根据西洋番国志的自序:伏以皇天开泰运,圣足(祖:作者避开谐音检索词,请见谅)御明时,创业建基,垂法万世。成功俪美于唐虞,茂德丕隆于汤武。钦惟(太)泰宗文皇帝继圣守成,代天理物。声教洋溢乎四海,仁化溥洽于万方。制作谋谟,腾今迈古。永乐之初,敕遣中外忠臣,循西海诸国昭示恩威。扩往圣之鸿规,著当代之盛典。舆图开拓,万善咸臻,未有至于此也。宣宗章皇帝嗣登大寳,普赉天下。乃命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等兼督武臣,统率官兵数万,乘驾宝舟百艘,前往海外,开诏颁赏,遍谕诸番。时愚年甫出幼备数部伍,拔擢从事于总制之幕。往还三年,经济大海,绵邈弥茫,水天连接。四望迥然,绝无纤翳之隐蔽。惟观日月升坠,以辨西东,星斗高低,度量远近。皆斫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经月累旬,昼夜不止。海中之山屿形状非一,但见于前,或在左右,视为准则,转向而往。要在更数起止,记算无差,必达其所……

    钟离看到这里,甚为感慨,说起这个巩珍,后代的史学者就会个生卒年不详,就不会研究一下,人家巩珍在自序里说的很明白了,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是1433年,那时候巩珍说他“时愚年甫出幼”,就是刚刚成年,按照明朝的定制,男子十六岁成年,因此可以推算,巩珍应该是生于1418年,永乐十六年。这么简单的事儿,居然都没有研究一下,白吃了那么多年的干饭,就会个生卒年不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