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也就是说,朝廷国库需要派发粮饷的辽西将门,估计早已超过五十万之众。 五十万,对阵建奴十余万,还被人打得不敢露头,全线龟缩在一些坚固城池里…… 孙承宗觉得有些心累。 建奴铁骑,固然长于野战,在辽西走廊这数百里间,固然可以纵横驰骋。 但大明守军,固守城池,凭借火炮、火枪、地雷、乃至各种守城器械,完全可以固守待援。 问题是,现如今,建奴手中的红夷大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差不多与明军持平。 甚至,可能还超过两三倍之多。 因为,大明守军被分散在各处城池、关隘,而建奴铁骑,拖着几百门红夷大炮到处跑,可以说,是想打谁就打谁。 想攻击哪座城池,即可攻击那座城池。 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 这道理,孙承宗岂能不知? 但,除了修筑城墙、关隘,他又能如何? “禀都督,关城外有人求见,说是有紧急军情商议。”就在孙承宗闷闷不乐时,一名亲兵快步进来禀告。 “来者何人?”孙承宗有些奇怪,随口问道。 “问了,他不说,”那名亲兵说着话,拿出一片明黄丝帛,“对了,来人说都督见了此物,便知他是何人。” 孙承宗满脸狐疑,接过那片丝帛。 只看得一眼,就脸色微变,急切说道:“快,出迎!” 孙承宗快步走出督抚府,一路疾步而行,来到南门‘望洋门’,直接喝令守城兵卒大开城门。 城门外,孤零零站着一名中年男子,一袭青衫,负手而立,正在好整以暇的眺望远处的长城关隘。 “我当是哪位钦差大臣大驾光临,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茅大先生,孙承宗军务繁忙,有失远迎,还请茅大先生见谅啊!” 一出城门,孙承宗定睛一看,脸色微微一僵,便赶紧上前一阵寒暄。 对这位大明讲武堂的校长,小小随军幕僚出身的茅元仪,孙承宗的心里,其实并不如何在意。 他常年在外带兵打仗,只是在去岁寒冬腊月时,见过茅元仪一面。 草包皇帝瞎折腾,胡乱卖官鬻爵,简拔大批莫名其妙的人才,简直有些不可理喻。 这个茅元仪,还有那个宋应星什么的,不就是写了两本破书,将皇帝哄骗得到宠信而已,岂能与他这样进士及第的封疆大吏可并肩而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