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八十个女兵的故事-《钢铁黎明》


    第(3/3)页

    最后的20个,来自于各个堡垒市镇以及归化暴民。按照统帅部的最初想法,堡垒是必须的,市镇是无所谓的,对于超出计划、自发形成的东西,即便纳入管理也肯定谈不上喜欢,于是在复兴军统帅部的心目中,各型军事基地绝对是第一位的,随后是永备堡垒与各类兵站,再是军需农场、军需工矿点以及一切带“军需”字号的地点,之后是国营农场和少量模范定居点,后者人员规模太少没什么可说的。最后最后,才是堡垒市镇。

    地底人未经许可严禁升上地表。而广袤而又危险的地表必须建立起严密的户口管理来最大化计划效率,人口是最大的配置要素,怎么配怎么分怎么和政府协调,如何不影响统帅部掌握的军场,这是最高统帅部深切考虑的大问题之一。

    堡垒本身的安全属性让一些处在便利地理位置的堡垒自然而然形成了市镇,这是一种有意无意的管控下的人口流动。复兴军是接纳流民暴民的,这批人归化后会就近归入军场。但军场条件有好有坏,流民暴民们很快就发现某些军场条件更优厚,口口相传下,许多流民专门到这些好军场附近投降归化,久而久之,这些军场的人口就增长得更迅速。

    尽管军队会刻意控制军场人口,但交通要点就是会人口稠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人口一旦不足,那么要点也就失去了一定意义。像延齐基地就是这样,它控制着龙山到陵海的铁路线,所有的火车都必须在延齐中转,所带动的衍生产业,机修厂、仓储物流、弹药军工厂、军人服务社等等。没有充足人口怎么开办得了呢?延齐基地除去一个紫旗28师还有一个基建74师,总要有人服务他们吧?就像辅助兵营地大家都知道是干什么,但为什么上面不清扫掉呢?大家总要发泄一下的嘛~

    堡垒市镇便是寄生于军事基地附近的聚落点,一般是废弃的基地。理论上,堡垒市镇是没有“人”的,里面所有人的户籍都挂在军场,他们用其他手段完成了交付任务,在市镇里居住并形成了基地市场外的民间市场与相关的贸易流通。

    到底是什么样的贸易?到底有什么事业呢?沈如松不知道。

    沈如松听说过堡垒市镇的种种,但他毕竟没去过,也不大清楚,只是知道上级认为堡垒市镇是寄生的,削弱了战斗力。但为什么不搞掉它们呢?

    这不是沈如松思考的事,他现在比较关心怎么应付纠缠不放他的一个姑娘……

    ps:最高统帅部并不是总参谋部,后者受前者管辖,但每个国家国情不同,得具体国情具体分析。在本书中,同时存在国防部、统帅部、总参谋部,它们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构成了本书的一个主题,敌托邦背景下,军队与政府的关系。

    至于堡垒市镇,它是本书社会体系的补充部分,写太多说明文总不如写故事有意思。完整地呈现出天海世界这个敌托邦世界,同等重要于表现全书故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