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章 报纸-《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2/3)页

    这个部门主要负责报纸的内容采集,编撰。朝廷的政令,各地的官员贪腐案件,还有朝廷的改革方向,都会通过这个部门搜集。

    还有一个就是由內监印绶监,工部,内库组成的发展部。

    这个部门不管内容,负责纸张制作,印刷,广告,还有销售。

    內监和工部现在是朝廷两个来钱的大部门,他们生产的产品销售全国。可以说,广告根本不需要去找客户,他们自己的产品广告就能养活这家报纸。

    朱瞻基原本是想直接成立宣传部的,但是在考虑了一番之后,还是只成立了一个邸报司,归属皇室主管。

    因为他现在不是真正的皇帝,想要进行执政改革,做事容易,但是进行改制,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何况,一家报社已经能够暂时满足朱瞻基的需要,至于什么名号,关系并不大。

    朱有炖担任了邸报司的郎中,朱瞻基将礼部的一些关于出版方面的职权也划归到了这个新的部门。

    而报社的总编由解缙,胡俨他们这些内阁大学士担任,报纸上除了广告之外的任何版面,都需要通过他们的同意才能刊印。

    在印绶监大太监金阔主持下,內监在应天府,北平行在,杭州府,福州府,西安府,益州府,洛阳府,武昌府,南昌府,长沙府,肇庆府,一共设立了十一个印坊。

    这些印坊将会在应天府的报纸版面确定下来以后,通过通政司的驿站系统,以最快的速度拿到同样的排版,其后刊印。

    一开始,朱瞻基并没有想要做成日报,而是半月刊,也就是每半个月印刷一次报纸。

    至于时效性,暂时不去考虑,以如今的传播速度,哪怕朝廷大力推动,一些边远县城能在应天府出版一个月后拿到最新的报纸都是快的了。

    而报纸上主要刊登政令方面的消息,也不怕失去时效性,只怕偏远地区的百姓看不到报纸。

    朱瞻基对报纸的重视,在将近半年的筹备时间里,也让许多人看在眼里。

    不要小瞧了这个时代人们的智慧,舆论宣传,在任何时候都是重中之重。只不过,以前的时候,没有人愿意耗费如此大的成本,来进行舆论宣传罢了。

    为了一份报纸,这么多部门联合起来,成立一家新的机构。而后每一期的报纸,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往外卖,亏的钱都不是小数。

    在十年之内,朱瞻基都没有想过能赚钱,除了像应天府,宁波这样的地方可能会略有盈利。但是往边远地区卖一份报纸,亏的可能是好几份报纸的成本。

    因为这个原因,朱瞻基也不担心会有人跟风办报纸,因为除了他,没有谁能亏的起。

    何况,朱瞻基也不会允许跟风办报纸,哪怕是六部想办报纸都不行。

    拿到孔家所写的《国家与民族》,朱瞻基就已经考虑好了,第一期报纸将会在正月十六全国统一刊印,主要内容就是节选一些这本书里面的内容。

    从第一期报纸开始,就要在百姓心中树立起国家与民族的概念。

    不仅要让百姓明白国与家之间休戚与共,唇亡齿寒的利益关系。更要让老百姓懂得,在利益之外,还有更深层的集体荣誉与血脉感情。

    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这本来就是一项长期工作,肯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用几代人的时间来培养。

    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大明的殖民全球计划。

    即便以后的船都是蒸汽船了,但是去一趟东洲,西洲,还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么远的距离,又没有陆地相连,不管是封藩也好,驻军也罢,都将会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

    在他还活着的时候,他相信自己能控制住局势不会恶化。

    但是以后呢?现在这些宗室不敢反叛,以后他的儿子们分封出去也不会独立。

    但是如果朱祁镇上台以后,或者到了自己的孙子辈以后呢?

    亲情关系淡化,利益手段也因为皇帝的能力有限,控制不住,那么各地独立可能就会成为一个趋势。

    虽然有儒家的大一统思想,但是连朱棣都要跟侄儿争天下,谁又能保证以后的藩王们会老老实实听话。

    现在加强民族情感的培养,也能尽量地让各地的独立失去民意,即使国家独立,但是民族情感仍然能让各地联系在一起。

    在这样的时候,任何一个国家,或者说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撼动华夏民族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

    时间进入了十二月以后,应天府的年味越来越浓了。

    但是在遥远的波斯高原,战争陷入了最激烈的对抗之中。

    大明虽然占据了泰拉巴特这个粮仓,但是因为大军抵达之前就已经秋收,获得的粮食主要还是从泰拉巴特城中获取的。

    这些粮食并不多,相对而言,几十万只羊反倒是更让人安心的粮食。

    但是羊也需要吃草,而已经飘雪的季节,为给这些羊弄到足够的草,也是一件费心的事。

    总之,虽然大明在战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是,烦心费力的事情仍然很多。

    朱棣已经彻底认可了黄渊的能力,这个才三十岁的年轻人,展现出来的统筹能力,远远超过了他的期望。

    足够多的羊群,也能让十几万大明士兵,数万印度士兵,过上一个好年。

    在春节之前,朱棣已经不准备开战。大明的士兵抽调艰难,他不愿意拿士兵的生命,去硬碰一座坚固的城池。

    各种火炮,投石机在赫拉特的城外被布置完毕,只等过完年,大明才会发动雷霆一击。

    也就在这个时候,他们终于跟北路军联系上了,得知郑亨已经提前几个月出发,并且现在已经在碎叶城备战,他的信心更足了。

    郑亨十一月底抵达了碎叶城,他一边积极地与周边的各个部落进行联络,一边派出了一个超过两千人的骑兵队伍,沿着河中地区东部的山区,艰难地向南行军,建立完善的联络通道。

    河中地区的中部,西部,被原本的西察哈台汗国,现在的帖木儿国占领。

    只有东部的山区,属于东察哈台汗国的地盘。两个原本属于一个汗国的大国,在这个时候,因为信仰和权力之争,却是真正的死敌。

    在两年前,大明就在东察哈台汗国,也就是奕力把里的支持下,在他们的境内设立了一些据点。

    但是东部山高路险,特别是帕米尔高原,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是难以逾越的死地。

    不管是古丝绸之路,还是唐三藏取经,都是避开了这个地区。

    哪怕大明陆续派了超过两百个羽林卫学毕业的学生来到这里,想要寻找一条能让大军通行的通道,却一直没有成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