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被人家这么一卡脖子,28nm制程的量产时间又要推后很久。按照乐观的估计,时代ic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28nm这个节点,进入量产的时间最起码要比台电晚一年。 如果未来再出现什么问题,量产时间甚至会晚一年半。 “老魏,你这边先稳住基本盘,尽量将40nm\\45nm制程工艺优化到极致,此节点的ic各项性能大概可以做到什么程度?” 萧白平息了一下心中的怒火,继续问道。 “如果不考虑双重曝光技术,我们应用独有的特色工艺,利用现成的设备,可以将ic的性能做到无限接近于30nm的水平。” 魏建军考虑了一下,也只有这么做才能稳住基本盘,不至于在28nm这个节点,被竞争对手落下太多。 当然,也可以运用双重曝光技术,做到28nm的水平。但在新一代光刻机没有彻底断供的情况下,生产成本实际上有些不合算。 真要是到了高端光刻设备彻底断供的那一天,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那就先这样,这一年的时间,你们积极开发n+1、n+2世代的制程工艺,并应用于量产。一年后,咱们再大量做28nm芯片。” 萧白整理好心情,和魏建军继续探讨应对之策。 “也只好这样了!萧董,回头你还是要催一催范董那边,他那边的进度落后的有点多。” 魏建军其实也知道,有些事催也没用。 但他就是心急,就是觉得很憋屈。 “嗯,这件事你放心,回头我会亲自去一趟魔都。那就先这样吧,你不要灰心,所有的难关都会度过去的。” 萧白随即挂了电话,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语。 一周后。 萧白和周思毅一起去了一趟魔都。 这一次的魔都之行,主要就是为了浦东微电子设备最新一代光刻机项目。 项目的进展其实还算顺利,大部分的技术障碍都已经越过。按照范东林的说法,新一代光刻机大约在半年之内可以研发成功,一年内可以实现量产。 而公司的最新一代光刻机才做到40nm\\45nm节点,而阿斯麦的28nm光光刻机早就实现量产,据说14nm光刻机都接近研发成功。 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萧董,我们真的已经尽力了!不过,阿斯麦联合英特、s星、台电等企业,已经在euv光刻机研发上投入了巨资,估计再过两年,人家能生产7nm芯片及以下的euv光刻机都要问世了。” 萧白到魔都的第二天,范东林请他和周思毅一起出来吃饭。 或许是多喝了几杯酒的缘故,范东林不经意间表露出来的悲观情绪,让萧白皱起了眉头。 “范董,你也不用妄自菲薄。阿斯麦能有今天,其实是集合了欧美所有的尖端技术,并得到了包括英特尔、s星、台电等所有世界巨头的资金、市场的支持。 而咱们呢?完全是靠着一点一滴的摸索在前行,人家对于咱们的技术封锁从没断过。到如今,公司还不是一样制造出来了65nm光刻机,同时即将攻克40nm\\45nm技术难关?” 半导体技术发端于美国,老美也一直占据着产业链的高端。 浦东微电子设备公司能在重重封锁之下,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 光刻设备的制造,技术难度大、市场又很小众,如果不是被逼无奈,谁愿意在这一行拼搏呢? “萧董,谢谢你的理解。我今天有点喝多了,咱们不谈这个问题了,聊点别的吧。” 范东林意识到自己的失言,现在这个时刻,的确是不应该说一些打击士气的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