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魏建军意气风发,这条代表国内最高ic制造水平的生产线,终于开始发挥应有的作用。 “不错啊,老魏!走,你带我四处去看一看。” 萧白听对方这样一说,马上就来了劲头。他换好防尘服之后,跟着魏建军走进了净化厂房。 一圈转下来,萧白也是很有感慨。如今的时代ic制造公司,无论是深城的工厂还是京城和浦东的工厂,都可以说是人才济济。 这和萧白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有关,也和他至始至终将员工的薪酬向国际同行靠拢有关。 他一向认为,优秀的人才就要有远超平均水平的薪酬,要不然怎么能留住人呢? “萧董,去我办公室坐一会儿?” 离开净化厂房之后,魏建军看到萧白的情绪很好,就特地喊对方到自己的办公室喝茶。 萧白欣然前往,并在办公室听取了魏建军的工作汇报。 “老魏,目前你们的工作做得很扎实,希望你们继续保持。另外,你们要加大力度进行技术升级,不能原地踏步。明白吗?” 萧白勉励了魏建军几句,随后就和对方聊起了与浦东微电子设备公司合作的事宜。 “萧董,不是我们不愿意支持国产设备,而是承担不起这个风险。更换设备,牵一发而动全身,搞不好会影响我们给客户交货。” 魏建军和罗永林也是同样的态度,他现在好不容易那产能和良品率都提升上去了,要是更换国产设备又得重来。 “我就是想和你说这件事,咱们的净化厂房还有冗余,以后不妨建一条技术验证线。这条线尽量多采用国产设备,你说呢?” 萧白觉得魏建军的顾虑也是情有可原的,目前的生产任务很重,给客户的交货时间很紧,真不适合有什么改变。 但建设一条技术验证线,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验证线投入不大,前期的设备厂家会提供,只有验证通过了才会付款。 说实话,厂家的设备还是要在生产实际中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问题反馈回去,厂家进行改进,技术就这么一步步的得到了提高。 其所谓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只是一条技术验证线的话,我没意见。” 魏建军就怕萧白改变现有的状态,没想到萧白采取了很稳妥的方案,建设一条技术验证线。 这么一来,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魏建军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晚上。 萧白把刘小玲也叫了出来,和魏建军一起在外面吃了一顿饭。 回去之后,萧白才问起了今天投资论坛的事情。 “这种会议肯定是务虚的会议呀,不过在现场我接到了不少项目计划书,其中也有我感兴趣的。” 刘小玲给萧白讲了一下今天的活动内容,她是投资方,所以走到哪里都受人追捧。 晨风资本的发展,在前期受到萧白的影响很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