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阔绰的分红,窘迫的微电子所-《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第(3/3)页

    “小文,你把这份文件传回去,让尤总给研究院拨过去7000万元,充实他们的研发经费。”

    萧白在外面也没忘记研究院的工作,他又给时代科技研究院拨付了一笔研发经费。

    然后时代科技的账上还剩下了3个亿的现金。

    处理完这件事,萧白给清北微电子所的张彦名副所长打了一个电话,说想去他们单位参观一下。

    “萧董,你可是贵客,我们热烈欢迎你来指导工作。”

    张彦名在电话里很客气,表示萧白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都可以过去考察。

    “张所长,你太客气了。这样吧,择日不如撞日,那我现在就去你那边。”

    萧白也不啰嗦,挂了机之后马上就去了清北微电子所。

    他到达的时候,张彦名亲自在楼下等候着他。随后所长也出来和萧白见了一面,交代张彦名要好好招待客人。

    萧白在张彦名的带领下,转了一圈,最后才来到微电子所自己的ic生产工厂。

    “张所长,请恕我直言,你们的设备有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萧白参观完,来到了张彦名的办公室。

    他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微电子所的设备比起友达微电子,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萧董,我们哪比得上你们,我们的经费是有限的。而且,国外的厂商给我们提供设备要求很苛刻,就因为我们是科研单位。”

    张彦名听完苦笑不已,有很多事外人并不清楚,所以他就给萧白仔细的说了说。

    “没想到,真没想到!原来你们的日子过得这么艰难。张所长,咱们之间有合作协议,等我们的第三条线建好之后,欢迎你们倒魔都参观考察。”

    友达微电子的第三条线,将采用mos工艺,这恰恰是微电子所的强项。

    萧白希望两家单位能加强合作,共同推动ic制造技术的提升。

    “我代表微电子所,谢谢萧董的支持!”

    张彦名很感动,当然他也没有寄希望从友达微电子获取设备,因为进口设备都有很严格的附加条款,随便转移设备是不行的。

    随后,萧白婉拒了张彦名请他吃饭的邀请,借口家里有事,就直接离开了微电子所。

    “看来以后还是应该在京城投资一条生产线,微电子所的设备虽然不行,但却是国内ic人才的摇篮,和他们合作绝对可以双赢。”

    在车上,萧白想了很多。

    实际上多年以后,很多在ic领域崭露头角的人,尽管他们拥有国外的求学经历,但究其根源,却大多出自清北微电子所。

    现在来说,清北微电子所也代表了国内在ic方面的最高学术成就,1990年,他们就在国内首先成功研制出集成了106万晶体管的汉字存储器芯片。

    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水平,打破了“巴统”的封锁。

    萧白觉得有必要和微电子所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周末。

    萧白和萧天放开着新买的奥迪a6,韩卫国等人驾驶着奔驰跟在后面,一行人去了津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