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翌日。 大家都起得比较迟。 吃过午饭之后,萧白和刘小玲将田春秀送到了码头。田春秀还是走海路回去,她又得去忙她的工作了。 下午,萧白接到了李龙斌的电话,他约萧白6点钟在一家日式餐厅见面。 “小玲,你晚上自己去吃饭吧,我还不知道要忙到几点才能回来。” 萧白给刘小玲打了招呼,5点过就从住处出发,来到了李龙斌说的这家日式餐厅。 “渡边总裁,萧董,我给二位介绍一下......” 大家都很守时,几乎前后脚进了包间。刚一见面,李龙斌就给双方做了介绍。 渡边40来岁的年纪,个儿不高,不苟言笑。 萧白总觉得和rb人见面很麻烦,各种繁琐的社交礼节,就让人很头疼了。 不过好在这个过程不长,礼节性的客套过后,大家就都坐了下来。 “渡边先生的华语说的不错呀!你在国内呆了不短的时间吧?” 渡边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大家交流起来很方便。 “我在国内呆了四年,之前在香江和星加坡还呆过几年。萧先生,你是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明日之星,有兴趣再把事业做大吗?” “兴趣肯定是有的!回头我们双方可以接触一下,多做一些交流。如果条件成熟了,再进行进一步的商讨。” 萧白从不排斥企业之间的正常交流,他寻思,刚好借这个机会让自己的人开阔一下视野。 当然,这种交流活动都不会牵扯到双方的技术机密。 “嘿!还请萧先生多指教!” 渡边也知道,这种事情肯定不是喝一次酒就能做决定的。商业谈判的过程很复杂,双方光是互相派员考察,就得来来回回好几次。 “两位,生意的事情回头再谈,咱们今天好好喝酒,不醉不归!” 李龙斌见二人谈的不错,明白自己的任务算是完成了。至于以后谈成还是谈不成,那都和他没关系。 这顿饭吃完,宾主尽欢。 萧白次日返回深城之后,他就把徐长青和周思毅喊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给二人说了一下过段时间要派人去nec考察的事。 “这是好事,虽然咱们不大可能和对方合资建厂,但互相交流交流也不错呀!” 徐长青反应很快,马上就明白了萧白的打算。 其实,友达集成电路制造(浦东)公司正在兴建的生产线,就是8英寸ic生产线。 只是在生产规模上比起nec的合资计划要小很多,工艺上的侧重也有不同。 鉴于模拟芯片的特性,对于制程工艺的要求相对于数字芯片要低不少。但不管怎么说,友达集成电路制造(浦东)公司在建的这条生产线,完工之后必将是国内领先的。 因此对于友达微电子来说,目前并没有合资的迫切需求。 “萧董,nec在通讯领域的技术实力也很强,我倒是对他们这一方面的技术很感兴趣。” 周思毅是典型的研究型人才,他感兴趣的点和徐长青不一样。 “周院长,你指的是他们的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吧?咱们以后会把目光聚焦在终端设备上,也就是所谓的手机。你可以试着和对方谈一谈,到时候你最好亲自去一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