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契机-《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第(2/3)页

    赵丽娜点点头,也同意萧白的这个说法。

    安然见萧白和赵丽娜已经达成了一致,随后也同意了这个利润分配方案。

    公司的文员将这次会议内容形成了董事会纪要,回头汇出利润的时候,外汇管理局要抽查的。

    “如此,经过核算,上一年度应分配利润为742万美元。这笔钱将汇入母公司账户,然后打给各位。”

    很快,财务人员就将利润分配的明细表给了安然。

    这部分应分配利润都已经折算成了美元,其中,安然可以分得296.8万美元,萧白和赵丽娜各分得222.6万美元。

    忙完这件事,安然将其他人一并打发走了,会议室里只留下他们三个。

    “阿白,丽娜,现在公司遇到了一个大麻烦。我听说,家里的电子厂做完今年可能不做了,很有可能会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转让出去。”

    这时,安然脸上的神情突然变得严肃了起来。

    这件事的起因是因为日方的订单越来越少,电子产都快成了“四海电子”的专用代工厂了。

    家里有人对安然假公济私的做法提出了异议,元旦的时候,安然的父亲露了一点口风。

    萧白顿时觉得有点头疼。

    按照他的计划,“四海牌”收录机还能再做几年,在93年到95年之间再考虑转型的问题。

    但安然家里的变故,却打乱了这个节奏。

    “阿然,阿白,这事很麻烦。实在不行就只有四海电子出面,把工厂整体买下来。”

    赵丽娜经过权衡,似乎只有这条路好走一些。

    萧白摇摇头,道:

    “买下来其实问题也多,你们别忘了,工厂里不少管理人员都是阿然家里派过来的。等到时候,这些人大概不会留下来的。

    还有就是,人家也知道四海电子离不开这家工厂,要不然咱们的制造怎么办?我怕对方会坐地起价。”

    其实,萧白也考虑过自己建厂的可能。一条收录机生产线倒不贵,本身也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问题是,现在投资不划算啊,要不了几年工厂就要转型,设备的折旧都计提不了多少。

    随后三个人商量了半天,决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等着安家的下一步行动,一方面看能不能收购一家生产收录机的小厂。

    “不过好在还有至少一年的时候,咱们早作打算还来得及。这事儿就先这样,有了具体的消息之后,咱们三个再碰头。”

    安然最后定下了基调,今天的会议也就结束了。

    萧白和赵丽娜从四海公司出来,赵丽娜问了一句:“阿白,晚上有没有别的安排?要不咱们一起去吃饭?”

    萧白看看表,时间不早了,就笑着摇摇头:“算了,丽姐,你去忙你的吧。我晚上还要去证券公司办点事。”

    “随你,那我就先走了,回头记得联络啊。”

    赵丽娜也不勉强,挥挥手就自顾自的走了。

    萧白带着王铁军回到了住处,刚好在楼下碰到了蒋有为。

    “萧董,房子找好了,就在附近。”

    蒋有为跟着萧白上了楼,然后告诉对方,他已经租好了房屋,今天剩下的时间,他就一直呆在盈盛投资那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