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正午攻势(二十四)-《大明枭臣》


    第(3/3)页

    真正能够打破这平衡的,只有思机发的身份,底哈勃低原本无论是直接与明军发起冲突,还是借助其他的形式来争取麓川的利益,以此来试图对抗阿瓦王朝的控制,都是难以实现的,因为他如果采取一些行动,而导致身份暴露的话,要么视直接挑战大明的权威,要么是直接挑战阿瓦王朝的权威,两者都不是一个小小的阿瓦孟养昭法可以挑战的。

    而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只有借助思机发的身份,与思机发建立盟约,把自己的战兵和物资都交给思机发来统领,同时思机发有了底哈勃低的军队后,也有了足够的势力,能够拉拢其他原本还处于观望状态的其他麓川孟养势力加入到思机发的麾下。

    思机发最终部队的组成中,主力部队基本上就是底哈勃低的约一万人,其余三万战兵来自两个方面,大约一半的人力,也就是一万五千人,来自其他孟养一带听命于思机发的营寨和城镇的部队,另外一半的人力,同样一万五千人,则是新的从孟养一带的村寨召集起来的新兵。

    这些部队中,真正具备足够的军事素养的,也就是底哈勃低的部队,其他的听命于思机发的营寨的战兵,也有大约一万五千人,这些人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但是装备和组织水平上就存在较大的差距了。

    而最终临时召集起来的新兵,比起来明军的后勤部队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不乏情况与莽古山类似的,被迫召集到军队之中的人,这些人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装备,又或者是最基本的军事水平,都是不合格的。

    而这些部队又不可能太分散的安排,毕竟这些人的来源太分散,如果没有思机发的身份进行居中的调度安排,把他们整合到一起,根本就无法一起发动进攻。

    姜榆罔从秘理院处得到的情报,也是这些进攻孟养城的约四万战兵,其中呈现出来了混编的状态,明显来自于不同地方的部队,混编到了一起,进行了重新的编制,而这就是让这些原本处于一种相对分散的状态的士兵合为一支老带新的部队的形式。

    姜榆罔不好说这么做合理不合理,从他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做法让部队的管理可能存在混乱的问题,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原本一些战斗力较强的部队的战斗力。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进行观察,思机发麾下的这些部队,本来就没有多少真正算得上是精兵的部队,战斗力没有多少下降的空间,混编的方式还能够一定上避免新兵出现严重的战术失误。

    此外,就是这些部队基本上都是来自他借来的人力,除了新召集的士兵以外,他真正的嫡系很少,这样混编反而可以保证的他对于军队的控制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