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正午攻势(十九)-《大明枭臣》


    第(2/3)页

    如果不是麓川接连遭到元朝和大明的进攻和压制,可能中南半岛上真的会在公元十四到十五世纪出现一个统一的大型势力,进而统一更多的文化与精神内核,这个敌人并不算弱小。

    但是话说回来,麓川尽管强大,但是这种强大更多的是一种带有主观视角的强大,那就是将它与周围的势力放在一起比较时,麓川所体现出来的强大,或者是单纯地放到历史进程之中时,所体现出来的强大。

    而这种强大,其实是不够客观的,说起来也许有点奇怪,因为客观,反而会不客观,但是现实就是这样充满意外,因为麓川所要面临的对手,是控制了整片东方大陆的强大国度,这个国度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强大的国度之一,这个国度存在的本身就是不客观的。

    所以麓川虽然强,但是在大明面前,他的强大还不够看,还不足以能够抵挡明军的军力,阻碍明廷的旨意。所以在明朝控制了云南,这个大陆南方的中心地区之一之后,麓川就很快向明军称臣。

    之后虽然因为大明并没有在麓川建立起来比较强力的控制,思家势力仍然掌控着麓川地区,而后因此发生了和明军的冲突,但是在明军出兵之后,麓川势力仍旧没有和明军对抗的能力,只能乖乖认输求和,并付出进贡和遣送犯人的代价。

    从这些过去的事情中可以看出来,麓川和大明之间是存在明显的差距的,那么为什么,到了麓川之战时期,这种差距就突然不存在了呢?此时的大明仍然处于盛期,其军队素质,装备水平和组织能力都是这片大陆上首屈一指的,甚至可能是全世界最一流的,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它们之间的差距变小了呢?

    是负责指挥的将领吗?指挥麓川之战的将领是靖远伯王骥,这是一位以文官身份封爵的名将,虽然后来也有人对他存在一些批评,但是这些批评并不主要在战略指挥方面,麓川之战进行了那么多年,也不存在像土木堡一样的意外。

    而相对的,麓川势力因为连年与大明的战争,反而是不断下降的,先后丢失了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的城镇,甚至连麓川发家时的祖地都丢掉了,被大明选择的其他地方势力所代替,而原来的一些地区,比如孟养,也因为不断的战事而逐渐衰败,可以说是实力跌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平,为何能与大明持续抗衡,简直是一个难解的谜题。

    其实历史上的许多事情都与麓川之战类似,在很多的细节上发生了后人难以理解的转折与变局,导致了一个在前提条件的推理下可能完全想象不到的结局。

    但是姜榆罔在来到麓川之后,结合自己的见闻与过去穿越之前对于麓川战争历史的了解,心里渐渐有了一个答案,而这个答案的推理其实并不困难,只需要一个简单的逻辑关系。

    将大明和麓川的实力进行一个简单的假设对比,得到假设条件:已知大明的军事实力强于麓川,麓川应该无法抵抗大明,但是大明最终却无法彻底征服麓川,那么这说明麓川的实力得到了提升,提升到了一个能够和大明抗衡的程度,而又已知麓川本身的实力并没有到这个程度,那么结论就是,有外来的力量支持麓川的实力到了这个程度。

    而外来的力量是什么,那就是附近的缅甸和木邦。彼时他们共同属于一个地位:三宣六慰。在这里面,缅甸被称为缅甸宣慰司,木邦被称为木邦宣慰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