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时事情闹的很大,家里不依不饶的,说是抱错了孩子。” “家里面都快动手了,然后林处长出面解决的,他也没激动,先给两口子复查了一下血型。结果那个当爹的糊涂,本来是b型血,非说自己是o型。” 郑仁笑了笑,这也是其中一种可能性,所以他才拉着男人要去急诊科做检查。 而且发生这种事情的可能远远要超出孟买血型的概率,至少一半人对自己的血型都是一知半解,似乎除了血型星座这种玄之又玄的事情之外,平时也用不到。 “郑老板,您猜后来怎么了。”保安笑呵呵的和郑仁先聊着。本来对郑仁有些尊重和敬畏,但见郑仁很温和,他的情绪也渐渐的放轻松起来。 “后来?”郑仁怔了下,随后说道:“那个父亲是不是觉得下不来台?” “嗯,非但没道歉,反而越闹越凶了。”保安道,“你说说这人,就是个面子的事儿,说句自己错了能怎么着呢。” “很多人都那样,架的太高了,最后抹不下脸来。”郑仁笑道,“没事,习惯就好。” “郑老板,我听他们说您刚才踹他了?”保安说着,竖起拇指来,“我们都不敢。” “疯了一样的打人,踹他两脚又踹不伤,没事。关键是,我没穿白服,他不敢还手。”郑仁笑道。 “前几天蓉城那面,有个医生被患者家属关在病房里两个小时。把人救出来后,家里就动手,说是一个保安兄弟鼻梁骨被打骨折了。” 说着,保安叹了口气,“您说说,这都什么事儿。” 郑仁知道这事儿,但也没什么好说的。患者家属要求的是人好好出院,可治病,总有束手无策的那一天。 就像是小石头。 一千个患者家属里有一个比较偏激的,医院就得被折腾的不像样。 预期和实际治疗的情况有偏差,这导致很多医生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的时候一开始就要先降低心理预期。 医生要相面,这事儿还真就不是个笑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