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数千古风流人物-《长生十万年》


    第(3/3)页

    当年的泥土墓穴已无,如今已是一座水泥墓穴。

    甚至当年叶秋,亲手所写的墓碑,也彻底消失。

    取而代之的,乃是后世书法名家,所书写的墓碑。

    “斯人已逝,弹指千年,我虽乘风而来,却无一物相之……”

    收回目光,叶秋沿着西湖河堤,继续前行。

    不知不觉之间,一座千年古刹,出现在叶秋面前。

    寺庙庄严肃穆,门匾之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三宝寺。

    “没想到当年的这座古刹,居然还能保存至今。”

    驻足而立,叶秋并没踏入三宝寺,而是陷入沉思。

    三宝寺始建于公元326年,是东晋建筑。

    但三宝寺的辉煌,却是在公元504年。

    梁武帝天监三年,萧衍下诏“舍道归佛”,将佛教奉为国教,而后三宝寺大兴。

    历史上,三宝寺多次,遭遇浩劫。

    到唐朝灭佛运动之时,更是毁于一旦,寺毁僧散。

    时隔一千多年之后,这座千年古刹,居然矗立西湖河畔,还那么的香火鼎盛。

    这让叶秋很惊讶,也很欣慰,以及淡淡的失落。

    “当年我曾和梁武帝箫衍,于这三宝寺坐而论道,没想到……”

    叶秋微微一叹,仿佛梦回当年。

    梁武帝学究天人,融佛道儒为一体,才华横溢,是后世七言诗的开拓者之一。

    但叶秋最欣赏的,却是梁武帝的儿子——昭明太子。

    昭明太子修撰金刚经,为其做“注”,分“品”。

    至此,原本苦涩难懂的金刚经,终于变得通俗易懂,终成佛门经典。

    “苏小小、梁武帝、昭明太子,历史上那么多的才子佳人,天骄风华。”

    “最终,不依旧是千古风流,总是被雨大风吹去?”

    叶秋微微摇头,将目光收回,准备离开三宝寺。

    却不料,就在此时。

    后方,忽然响起了一道,凌厉而苍老的声音:

    “小娃娃年纪不大,口气却挺狂”

    “莫非你觉得,你自己,比那三大历史名人,都还要更强?”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