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崇祯没有让他起来说话,而是直接问道:“太子的事你怎么看?”
朱慈炤浑身一震:“儿臣不懂,请父皇明示。”
“你觉得太子是在勤王,还是在造反?”
“儿臣以为,这件事有蹊跷。”
“什么蹊跷?”
“太子本就是储君,没有造反的道理,所以儿臣更倾向于勤王。”
崇祯冷下脸质问:“你的意思是说谢三宾和王承恩都该死了?”
“儿臣不敢,儿臣只是分析太子的情况,与他人无关。”
“哎!”崇祯叹息一声,用沧桑的声音吩咐:“起来吧。”
“谢父皇!”朱慈炤站在旁边低着头,不敢和崇祯对视。
看着朱慈炤窘迫的模样,崇祯心中有些唏嘘。
在别人眼里,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在朱慈炤眼里,他既是高高在上皇帝,也是威严的父亲。
普通人能体会到的亲情,恐怕在朱慈炤心里没有什么概念。
为了不耽误大事,崇祯走上前拍了拍朱慈炤的肩膀:“太子的事与你无关,但接下来朕交待的事与你有关。”
“请父皇明示。”
崇祯压低声音:“南京的叛军已经攻下了淮安,正朝徐州进发。不出意外的话,徐州也会失守。所以要提前在徐州后方择一地点布防,筹备粮草。”
徐州会丢?
朱慈炤十分震惊。
仗还没打呢,他的父皇怎么会知道徐州会丢?
崇祯并不打算解释什么,而是继续说道:“济南府!朕要在济南府布置兵马。”
朱慈炤缓过神后问:“儿臣能做什么?”
“负责筹备全部的粮草。”
嘉定伯周奎死后,他手里的商队便被朱慈炤通过中间人买了下来。
通过商队运粮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朱慈炤想了想:“父皇,漕运已经断了,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从南方买米。如果大量购买白米,需要通过南方的商人走私到北方。如此一来,粮价会上涨不少。”
崇祯淡淡说道:“钱不是问题,需要多少告诉王承恩,让他从内帑支取。”
“儿臣遵旨。”
“另外还要从蒙古诸部征调一些骑兵南下平乱,人不要多,但一定要足够精锐。”
朱慈炤面露难色:“父皇,儿臣有个请求。”
“说。”
“能不能不让蒙古人参与进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