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以我们折衷之后,决定做出如下调整:从明年起,我们提前一年把招生选拔的大纲发给贵校。有意参加选拔的同学,可以按照这个技能标准来针对性培养。 另外,为了给这一届同学一个机会,我们今后两年的选拔范围,可以放宽到贵校的研一学生。只要他们的表现够好,能为委培公司创造更多成果,未来这种模式是有可能扩大规模的。至于本届名单,就这么定了,没什么好说的!” 听说事关以后每年的交流名额增减,所有质疑者立刻噤若寒蝉。 最后,还是仓促从京城赶回钱塘的钱三强校长,亲口垂询:“舒尔霍夫先生,我们浙大的其他理工科院系,也是有很多强项的。贵公司的项目不考虑么?” (注:钱三强当时是国家科协副注席,常年在京城,浙大校长只是兼职的,平时另有常务副校长主持工作。) 舒尔霍夫咬了咬牙,想起了昨天跟老板打电话时的交代。 钱校长是不能得罪的人呐,人家从京城飞来,这个面子不能不给。 参加过两弹一星的老科学家、做过核工业部副部的人,面子也值每年几十万美元了,卖个人情总错不了。 “明年吧,如果今年这一届表现好,我们承诺明年起给其他院系赞助至少一个名额,至于需要什么专业、如何选拔,我们会提前至少一学期通知。”舒尔霍夫如是说。 钱老欣慰地点点头,吩咐旁边的常务副校长:“小杨,机会难得,这事儿你跟一下,争取扩大规模。” “好的校长。” 这么一说,就算是板上钉钉了,其他人绝对再也翻不起浪来。 …… “陈教授,情况怎么样了?有希望么?”叶茂盛等陈天明教授出来,连忙迎上去问候。 他是77级所有学生里,陈天明教授最赏识的一个,不然也不可能舍了老脸为他争取。 “钱校长亲自发话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跟着我好好读研吧,争取明年的机会——如果你愿意跟着杨自豪那些人一样,调整研究方向。人家说明年还承认研一的人去。”陈教授无奈地叹息道。 同样的场景,在校园里渐渐散播。 好几个本来觉得自己挺有希望的刺头,听说校长亲自从京城飞回来跟美国人商榷过、并且一锤定音了,立刻噤若寒蝉。 然后进入了真香模式,开始打听美国人的新学术选拔标准。 “真羡慕杨自豪他们几个啊,早知道不好好学习接私活、最后还能瞎猫撞到死耗子,咱就该跟着资本家的需求走!” 多少曾经自命清高的学生,开始悔恨不已。 第(3/3)页